《我,刘辩,三兴汉室》全本免费阅读 aqdu.cc

“伯符、孟起,今日我在太学门口遇到了一个有趣之人。”

“论起来,他比我等还年幼些,是来太学考核童子郎的。不过见他那自信的模样,倒是有我当年的几分架势了……”

眼见着王粲说着说着就日常的吹嘘起了自己,孙策与马超不约而同地翻了个白眼,然后继续听前方正在代博士讲课的博士资深弟子。

见两人不再理会自己,王粲用只有自己听得到的声音喃喃道:“就是容貌过于俊美了些……”

别误会,容貌俊美在王粲这里可不是什么加分项。

不过他觉得诸葛亮小小年纪,便能有必过童子郎之试的自信,不是狂妄自大便是同他一样的神童。

王粲觉得应是后者。

这应当算是神童之间的互相吸引吧,让王粲对诸葛亮产生了兴趣。

虽然王粲和孙策、马超关系不错,但孙马两人在经学上的造诣……这么说吧,他们俩这辈子能达到王粲现在的水平,便是烧了高香了。

包括现在听人讲经,真正需要认真听讲的是孙策和马超,王粲主打一个陪伴。

如果能从讲课博士弟子的口中得到一些不一样的见解用以裨补他在经学上的不足,这才是少见的事。

所以王粲在某些时候还是有些寂寞的。

在课上,他不可避免地打起了小差,他想到,就算太常奏请放开了地方举荐童子郎的名额,但因为考核的存在,实际得到的举荐的童子并不多,这时候,诸葛亮应该已经正在接受考核了。

既然这样,不如去等等看?

做下了决定,王粲高兴的挥了挥衣袖,却不小心带动了身前的桌案,发出了刺耳的声音,引来了屋中太学生们的瞩目。

博士弟子早就留意到了王粲,对他本就积累了些怨气——你是得太常公称赞不假,却也不是你在课上肆意的理由。

遂义正辞严地斥道:“今时为汝停顿这片刻,于在座诸君而言,平白损耗了多少光阴?”

王粲心中想着事,外加理亏,便没有与人争论,只毫不在意地致歉一番,便离开了此处。

刚出屋没走两步,却见孙策和马超追了上来。

王粲明白两人的心意,心中一暖,嘴上却还是责怪道:“我是不用听他讲经,但你们不一样啊。”

三人相处久了,孙策和马超哪里不明白王粲的刀子嘴豆腐心,孙策干脆问道:“说吧,伱打算去哪?还想抛下我们不成?”

王粲与行事向来果断的孙策和马超一起久了,也不纠结,径直去了太学内考核童子郎的地方。

……

蔡邕对这次考核极为重视。

绝不能出现舞弊之事。

是以他和太学祭酒杨众带着博士们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无论什么时候,神童都是很好的扬名手段,出名要趁早的道理古人也知道。

似陈纪、孔融等名士,都有年幼时面对老一辈的调侃刁难机智反击的故事,流传出来后世人便知道了谁谁谁天资聪颖。

这可比宣传出生时从娘胎里带块玉有效多了。

而童子郎,干脆就是官方盖章认证了。

既然是扬名的好手段,那么就避免不了有人上下其手,买通考官、虚报年龄……种种手段,不一而足。

对于太学生的考核,蔡邕效仿策试时的手段,当天出题当天考。主要的考核内容是《论语》,对于蔡邕来说信手拈来。

太学的五经是不包括《论语》的,也可以说对《论语》的了解是成为太学生的基础,连这点基础都没有,还怎么更进一步地研究经学?

过了这一关,便有资格成为太学生了。

按照蔡邕的规划,到了这一层,会根据家世来决定是否要免除赋税。这波因为政策而产生的招生热势必会带来太学生数量的增加,虽然还未有定数,但达到巅峰期的三万太学生也不是不可能。

若全都免除赋税,国库实在伤不起。

对于大族豪强来说,赋税不过是毛毛雨,就算不免除,太学生的名额同样能起到安抚的作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aqdu.cc】

小说推荐